- 发布时间:
- 2025-03-28 03:41
摘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我校“大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育人功能。3月2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教师、各二级学院教师代表及2023级学生等前往来宾市博物馆开展主题为“场馆里的思政课:传承‘三月三’民族节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活动。活动伊始
摘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我校“大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育人功能。3月2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教师、各二级学院教师代表及2023级学生等前往来宾市博物馆开展主题为“场馆里的思政课:传承‘三月三’民族节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活动。活动伊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我校“大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育人功能。3月2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教师、各二级学院教师代表及2023级学生等前往来宾市博物馆开展主题为“场馆里的思政课:传承‘三月三’民族节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活动。
活动伊始,来宾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张玉艳诚挚欢迎我校师生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共同走进来宾市博物馆,探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要义。张馆长强调,“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乡儿女的歌圩盛会,更是汉、瑶、苗、侗等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盛宴。这一节日跨越千年时空,积淀着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智慧,彰显着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胸襟。今天的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观展、互动式体验和专题化讲解,引导大家从民族风俗中读懂文化交融的深意,从历史长河中感悟民族团结的力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来宾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张玉艳致辞
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政府督导专员秦樟连对来宾市博物馆精心筹备本次活动致以诚挚谢意,并表示“三月三”是极具魅力与内涵的传统节庆,承载着先辈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民族的认同。我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发挥馆校共建平台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此次场馆实践教学,学生能在民族文化的实物载体、非遗展演、民俗体验中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之美,让思政课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延伸至社会,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情动人。
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政府督导专员秦樟连致辞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蓝航学子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在来宾市博物馆这座知识殿堂里开启一场文化之旅。师生们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展板打卡,共同写下对民族团结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凝聚起追梦圆梦的强大力量。
馆校联合单位代表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展板打卡
我校学生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展板打卡
活动中,师生们共同参观了来宾市博物馆常设展厅:“和美壮乡”。展厅里展现了来宾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内容大类包括传统民居、壮族人民的语言文字、壮族服饰、民俗风情等。来宾地区的壮锦、壮医、瑶族人民的风俗与文化等,见证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与创造。师生们从壮锦的斑斓经纬到瑶族银饰的匠心雕琢,串联起壮、瑶、汉等世居民族繁衍生息的壮丽图景,透过器物读懂文明演进的脉络,深刻体会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更加坚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
学生参观“和美壮乡”展厅
学生参观“和美壮乡”展厅
随后,师生们参加来宾市博物馆《敬天惜物——锔瓷文化展》开展仪式并参观新展。展览围绕“锔艺千年”、“锔瓷无痕”、“锔瓷藏蕴”、“传承与革新”四部分进行多角度地介绍“锔瓷”这门传统修复技艺。一钉一铆皆匠心,学生通过近距离感受锔瓷技艺的魅力,进一步感悟工匠精神。
学生参观《敬天惜物——锔瓷文化展》
学生体验“锔瓷”传统修复技艺
在来宾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通过手工制作香囊、绣球等活动,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热情高涨,拿起材料包,裁剪布料,制作属于自己的香囊和绣球,共同感受民族传统技艺的魅力,感受文化传承的重量与温度,增强文化自豪感和幸福感。
学生体验香囊制作活动
学生体验绣球制作活动
文物法规心中记,历史遗产共守护。活动中,馆校专门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普法活动,通过宣讲、知识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文物、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兴趣。学生们踊跃参与知识抢答,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政策,提升依法保护文物意识,营造文物保护良好氛围。
学生进行知识抢答
学生进行知识抢答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民族文化与共同体意识”专题思政课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馆校共建平台,结合来宾市博物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给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场馆里的思政课”,推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入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农凤柔老师给同学们上课
张晓红老师给同学们上课
林世民老师给同学们上课
此次活动这不仅是一次教学形式的创新,更是一场凝聚民族情感、深化文化认同的生动实践。同学们纷纷表示会珍惜此次实践教学中的每一份感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
老师们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注重将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课堂中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故事,在更多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增强“五个认同”,让“大思政课”有厚度更有温度。
我校将继续以此类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大思政”格局,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更多实践育人平台。进一步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为党和国家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时代新人。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 文字:庞小叶 图片:蓝敏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视频:张藜、玉永科 编辑:黄梅深 初审:谢汝宣 复审:秦樟连 终审:黄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