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汇聚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拓展“大思政课”时空,把建设学校思政小讲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023年11月22日,在被誉为“世界桥楼之乡,侗族风情殿堂”和“侗族的香格里拉”的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由教务科研处刘三发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谢汝宣院长带队,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教师的“延拓大思政时空 促进八个相统一”主题实践研修活动徐徐拉开序幕。
观古镇新貌,体旅游新村

乡村振兴座谈会
处融江江心岛上的“丹洲古镇”,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是已有420多年的古县城所在地,如今只是一个丹洲村错落在绿荫之中。在座谈会会议室里,老师们聆听丹州镇党委副书记李师、组织委员杨文毅以及丹州村村支书黄祖国先后介绍丹洲镇丹洲村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乡村振兴情况。特别是村支书结合利用古城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把曾经的“种地村”改变为“旅游村”的故事深深吸引着老师们。

乡村振兴座谈会

参观丹洲古城古迹
面积约1.6平方千米小洲岛,四面环水,聚居着苗、瑶、侗、壮、汉等民族,220多户却有63个不同姓氏从福建、广东等经商移居留岛的村民,不同姓氏不同民族亲如一家,代代相传,繁衍生息。走在街上,浓浓的古城文化、丰富的风味特产和恬静清幽景色迎面扑来。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教师们实地参观明代古迹丹洲书院、闽粤会馆、东门城楼、北门城楼、古城墙、怀远县城石刻地图等著名景点,深刻感受到丹洲古城历史文化的魅力。

在丹洲古镇合影留念
丹洲村依靠古城历史文化和生态产业潜力,着力发展柚子、腊味、民宿等特色产业,不断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力促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捧好吃香“旅游饭”,既富了村民也助力乡村振兴,更给教学增添有说服力的实例。
漫步程阳八寨,感悟侗家“巧”文化

在程阳八寨合影留念
程阳八寨位于林溪镇林溪河畔,由马安、平寨、岩寨等8个自然侗族村寨落,民族特色浓郁。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杨贵吉的带领下,我们一同感悟领会侗族村寨建筑文化特色。

参观侗族木构博物馆
一是桥的巧建。一下车,眼前出现的就是程阳永济桥,桥亭飞檐高翘,宛如雄鹰展翅一般。它运用的是榫卯结构原理,凿木相吻,以榫相连,各种木件纵横交错,纷繁复杂,历经百年风雨屹立如故不得不敬服古人智慧高深和手艺精巧!二是鼓楼的巧立。程阳八寨每寨子里有一独特建筑鼓楼,从五层至十多层高低不等,四角形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的飞檐,显得特别独特和壮观。侗寨有“无楼不成寨”一说,相传在很久之前,重大活动都在杉树下进行,建寨之后,便将商议的场所换到了呈杉树形状的鼓楼,逢年过节时,寨子里都会在这里议事或载歌载舞形成了侗寨的鼓楼文化。三是侗寨的巧坐。程阳八寨沿林溪河依山峦而建,错落有致,一眼望去,鳞次栉比。走进寨中,房子一栋紧挨着一栋,吊脚楼下是青石板路,弯弯曲曲,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时隐时现,犹如巧设天宫般,脚踏在被磨得铮亮石板上,既有古代穿越感又使得心情情异常舒畅。四是侗布的巧织。侗族有自己的传统服饰,每家每户还保留在原始的织布缝衣的习俗,织布时沿用原始的木制织布机,灵活而轻巧。据当地人说,这种织布叫做“家织布”,侗族人穿的衣服就都是这样织出来又人工绣制而成的。

观赏侗画

在三江侗画博物馆合影留念
漫步在“中国首批景观村落”、“广西十大魅力乡村”的侗寨,从村落景观、吊脚楼、风雨桥群、鼓楼群、石板路中,教师们领略到非遗侗画的魅力,感受到灿烂的建筑文化。
参观民族博物馆,领略厚重侗乡文化

观赏侗族历史文物
三江侗族博物馆收集、陈列着各种侗民族文物三千余件并改造成为侗族民族文物及侗族无形文化遗产聚集的中心、研究的中心,被命名为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通过实物和讲解,教师们到了解侗族的寨门、鼓楼、风雨桥、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民风民俗和侗家风情,以及侗族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风情、民族团结等方面知识内容,了解侗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领略了当地的人文情怀,进一步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为日后的课堂又增添浓重色彩。

在侗族博物馆合影留念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一次实践研修活动,不仅为我们讲好思政课积累了教学素材和鲜活的实例,也让我们全体思政教师深深感受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乡村振兴的成就,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更加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
老师们纷纷表示将立足本职,增强本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将实践考察获取的鲜活素材融入课堂中,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把在研修期间所学所思所感亲自讲给学生听,不仅要上好“思政小课堂”,也要善用“家国社会思政大课堂”, 让思政课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增强思政课堂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真正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本次实践研修活动得到了三江侗族自治县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与支持。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字:农凤柔 图片:梁森、覃小豪 初审:黄梅深 复审:谢汝宣 终审:汤曼萍)